1、學校情況
1.1學校概況
滄州市特殊教育學校創建于1986年9月,是滄州市教育局直屬管理的唯一一所國辦的特殊教育學校。學校為視障、聽障、智障學生提供義務教育、職業中專教育。學生在校期間,學雜費、書費、住宿費全免。學校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積7500平方米。學校建有教學樓、職教樓、康復樓、實訓基地、學生公寓;配有學生計算機室、錄播室、康復訓練室、感官訓練室、心理咨詢室、盲人電腦室、盲人圖書室、律動室等專業教室和烘焙、服裝制作、工藝美術、美妝美甲、烹飪、汽車美容等職教專業實習實訓基地。
1.2 學生情況
我校自2016年成立職業中專部,2017年共招生22名,2018年共招生12名,目前尚未有畢業生。學生鞏固率為100%,培訓規模為全員培訓。
1.3 教師隊伍
我校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教師畢業于特殊教育師范院校,且從教多年,職教專業全部外聘社會及高職院校專業教師,擁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F有省級優秀教師1名;市級優秀教師2名;市級骨干教師4名;“雙師型”教師8人;滄州市最美教師1名。
1.4 設施設備
學校有建筑面積7500平方米。學校建有教學樓、職教樓、康復樓、實訓基地、學生公寓;配有學生計算機室、錄播室、康復訓練室、感官訓練室、心理咨詢室、盲人電腦室、盲人圖書室、律動室等專業教室和烹飪教室、服裝制作、工藝美術、美妝美甲、烹飪、汽車美容等職教專業實習實訓基地。校內實訓工位數39個,生均實訓實習工位數1.25個,生均紙質圖書12冊。學??傎Y產698萬元,教學、實訓儀器資產總值114萬元,較去年新增資產值19萬元。
2. 學生發展
2.1 學生素質
學校以“學生滿意、家長滿意、社會滿意”為目標,秉承“自信、自強、自尊、自立”的校訓,以立德樹人,促進就業為宗旨,學生活動思想政治素質總體上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有理想,有目標,有較高的政治參與意識,積極參加組織活動。
學生校內測試,文化課合格率98%、專業技能合格率97%、體質實際達標率為93%。
2.2 在校體驗
理論學習滿意度、專業學習滿意度、實習實訓滿意度、校園文化與社團活動滿意度均為95%、生活滿意度96%、校園安全滿意度96%、畢業生對學校滿意度92%等。
2.3 資助情況
在2018年,我校中職生免學費和助學金保障機制嚴格按照上級文件要求認真執行。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和低收入家庭的學生都能得到應有的補助。
其中,中職學生31人免除學費。助學金嚴格按照國家資助比例和申請程序,通過學生申請、班級評議、學校評審小組審定后評選出代鵬飛、馬亞晴、霍志偉、趙超越、張鵬家庭經濟困難學生5人,經公示無異議后報上級主管部門正式確認為國家助學金名單,享受國家助學金資格,每人每年2000元。
2.4 就業質量
學校建立了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為畢業生提供多種渠道。成立了對口單招升學部,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升學服務。就業質量、升學比例逐年提高。
2.5 職業發展
通過充分的市場調研確定人才培養規格和專業培養目標,制訂專業培養方案,重構課程體系和確定課程標準,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及職業成長規律,真正形成融合學生人文素養、專業知識、職業技能、職業態度和職業素養的培養體系,其中包含通過校內實訓、校外實訓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積極進行現代學徒制試點,實現高技能人才培養。
設計市場需要的課程,通過課程中的項目任務鍛煉學生的職業能力、一門課的設計、一個教學情景的設計、一節課的設計、一個知識點的設計、鍛煉學生的學習、工作遷移能力,將教學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參照市場要求評價學生、評價老師。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調動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和職業能力形成規律,保護學生合法權益;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強化校企協同育人,將職業精神養成教育貫穿學生實習全過程,促進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高度融合,服務學生全面發展,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和就業創業能力。
3. 質量保障措施
3.1 教育教學改革
學校制定了實施性人才培養方案并進行滾動修訂,根據國家和省指導性人才培養方案以及調研成果,構建我校學生以適應社會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合理確定公共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學時比例,根據行業產業發展適時修訂,嚴格選用規定教材。
大力加強專業建設,不斷提升專業建設水平。我校在校外專門開設重慶小面、烘焙坊營業試點,實現了教學、實訓一體化,讓學生職業道德、職業精神培養與技術技能訓練高度融合。
積極開展校企合作辦學,在2018年,我校與任榮烹飪集團展開校企合作,由任榮集團的專業烹飪教師教授面點、雕刻、熱菜三位一體的烹飪技能。教學采用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場景教學和模擬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注意專業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對接,注重教學過程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根據專業特點,積極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進行小班化教學試點;探索和實施小組學習、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為學生畢業后直接上崗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3.2 教師培養培訓
一、繼續教育培訓:全員參與
1、教師職務培訓
2、教師遠程培訓
3、人社局組織的公需科目培訓。
二、國培:劉紅艷老師參加聾專業培訓,陳希梅老師參加培智專業國家骨干教師培訓。胡文靜、吳艷芳參加市級骨干教師培訓。路偉麗老師評為省級骨干教師,
三、學校組織的外培:
1、9、10、12月份學校分別組織各專業教師參加或觀摩張家口、保定、邯鄲河北省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促進教師專業技能的提高。
2、12月份,學校組織部分教師參加中職教師培訓
3、12月份,學校委派教師參加中國教育學會特殊教育分會組織的2018年聽障教育年會---學科素養與師生發展研討會。
3.3 規范管理情況
教學管理方面:近年來,學校不斷規范和加強教學常規管理,一是學校成立教學訓練督導室,進一步加強了教學常規管理。教學方面在主管校領導的帶領下,成立了由教導處、德育處等相關科室負責人及教研室主任組成教學管理督導小組,采取定期檢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的形式,專門針對課堂教學和管理情況進行督導,特別是對學生曠課、上課睡覺現象和任課教師的課堂管理方面進行重點檢查,發現問題,根據我校學生管理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罰。這些措施進一步加強了課堂教學管理工作力度,使我校學風有了很大的轉變,也促使教師提高了責任心。
二是學校積極組織教師參加省教育廳舉辦的優秀論文、課件、優質課等活動。同時,學校每年組織校內優質課評比,互相聽課,教研專題活動,以及學生評教工作等等,通過以上舉措促進了教學質量逐步提升。
三是學校教學管理部門每年認真組織學生期末考試、單招考試,以及學生專業測評考試。同時,每學期中對學生作品進行評比檢查,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項比賽等活動。通過以上工作檢驗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對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態度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學生管理方面:管理全面督導,保障教學秩序。學校設立嚴格的作息時間,讓學生每一個時間段都有事可做,知道自己該做什么。遲到現象基本絕跡,上課秩序得到了有效保障。
財務管理方面:嚴格執行各項財務制度,嚴格執行預算和各項支付,在歷年審計中沒有突出問題。
后勤管理方面:嚴格執行事業單位政府采購制度,所有采購項目由后勤保障科統一負責,制定有嚴格的流程和制度。
安全管理方面:根據上級要求,推進平安校園建設,由安全辦公室統一負責,后勤、德育處、教導處等室齊抓共管,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學生人身安全等均未發生事故。
3.4 德育工作情況
我校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全國文明校園創建管理辦法》和《中小學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測評體系》為依據。以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核心價值觀教育、優秀文化傳統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為重點,我校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效,為盡快創建文明城市做出了努力。 在2018年,我校開展了以下德育活動:
(一)開學第一課:及時將節目播出時間通知到每位班主任,由班主任通知到學生個人。在觀看完后,寫觀后感,并將正在觀看節目的學生拍照留念。
(二)扣好人生第一??圩酉盗谢顒樱?/span>
“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每季度舉行一次,采取同學、教師舉薦,自薦的方式擇優推選出一批影響力大的“好少年”。
“傳承紅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動:組織學生觀看了紅色影片,對未成年人進行了國旗法、國歌法和黨國黨史教育,開展了升國旗唱國歌,“我和國旗合個影”等一系列有利于傳承紅色基因的活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組織各班開展了“我們的節日”教育活動,推動了未成年人了解、吸收中華優秀傳統美德。
“勞動美”社會實踐活動:定期組織學生們對校園環境進行清理、打掃。
(三)經常性教育活動:
升旗儀式:每周一舉行升旗儀式,著裝統一,全體師生參加。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每周演講稿主題,交由學生主席負責。這一活動不僅增強了全體師生的愛國責任感,也鍛煉了學生的責任感。
主題班會、團課:經常組織各班班主任召開主題班會、隊會,通過這些班會、隊會,向學生傳達思想,提高學生的思想認知。
(四)以中國優秀傳統節日為重點,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
中秋節:組織了形式多樣的慶?;顒?,如做月餅、參加活動、主題班會等形式來慶祝節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國慶節:組織學生觀看紅色影片、召開主題班會。增強了學生們的愛國責任感。
(五)開展憲法學習宣傳工作:召開主題班會,通過多種形式向學生們普及法,讓學生知法、尊法、懂法。
(六)積極配合各界愛心人士來我校進行各種獻愛心活動:使學生們在收獲了開心與快樂的同時,也學會了分享與感恩。
3.5 黨建方面
滄州特教學校黨支部緊緊圍繞學校改革發展這一中心和育人的根本任務,充分發揮政治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探索黨建和教育教學工作有機結合的有效途徑,提高了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取得了顯著的育人效益和辦學效益。
在2017年,支部委員會按時每月召開一次。會議遵守規定程序,將會議議題通知委員,讓委員有所準備,采取民主集中制的形式形成會議決議。支部黨員大會每季度召開一次。會議議題由支部委員會根據上級黨組織的指示和實際需要確定。組織生活會和民主生活會可通過黨員大會的形式合并召開。黨小組會一般每月召開一至兩次。黨小組活動情況及時向黨支部匯報。黨課每季度開展一次。民主評議黨員每年一次,與年終總結工作結合起來進行。這些活動的有效進行,促進學校各項工作任務的完成,為學校和諧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
4. 校企合作
4.1 校企合作開展情況和效果
2018年9月,我校與重慶任榮烹飪教育集團展開合作,力爭將學生打造成社會最實用最全能的技術型烹飪人才。任榮烹飪教育集團是按照全國最新標準要求投入的全能新型專業全日制烹飪專業培訓機構。設施設備完全按照星級酒店配備,師資力量雄厚,匯集全國十多個菜系的多位烹飪大師任教,我校與任榮烹飪集團的合作也標志著我校的職業教育邁上一個新征程,我校的職業教育將更加專業化、職業化。
5. 社會貢獻
5.1 技術技能人才培養
學?,F各類實訓設備數量足,質量好,能滿足學生實訓教學要求。同時學校充分利用資源,積極開展各類社會培訓,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
5.2社會服務
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的指示精神,全面實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我校經過考察、調研等一系列前期的充分工作,選派了優秀的專業教師到康復機構和福利院進行送教上門工作。此項工作為康復機構和福利院提供最切實的幫助,幫助殘疾兒童發揮最大潛能,實現了重度殘疾兒童求學的夢想幫助家庭重燃了希望,同時也標志著我市特殊教育又一新的教學模式的開啟。
6. 舉辦者履責
6.1 經費
市政府出臺職業學校生均財政撥款標準和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標準,按時足額撥付并逐步提高;省級以上建設項目地方配套經費足額到位;學校建立了健全的財務和資產管理制度,資金的收入和支出嚴格按照學校財務管理制度和財務制度執行,在專項資產管理上,學校明確專項資金來源、使用范圍、開支標準,審批人員、權限、流程,明確了相關人員的責任,按要求、按預算、按程序管理好項目資金,政策性經費、生均撥款、項目投入經費能及時到位,嚴格執行財務制度,保證了財務、資產管理制度的健全、規范及執行的有效性。
6.2 政策措施
校長全面負責學校各項工作,定期召開校長辦公會議,教職工代表大會,保證政務公開透明。學校實行嚴格的干部管理制度,建立部門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7. 特色創新
我校2017年獲教育局批準成立職業中專部后,學校加大了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以就業為導向,根據學生身心特點和市場需求,走與職業中學與企業聯合辦職教之路,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及崗位要求,開設專業課程,形成適合學生實際的多層次、多形式的職業教育格局,幫助學生發展適合其身心特點的愛好與能力,為他們的幸福明天奠基。同時選擇一部分有能力、有潛力的優秀學生,進行文化知識的強化教育,爭取將其輸送到高等院校接受教育。
針對學生掌握技術不精,雜而淺,導致學生學什么技術都只是淺淺的接觸了解,不能做到畢業后立刻就業這一現狀,我校決定改變教學模式,重點打造一門專而精的專業,其他專業作為社團開展。
通過考察借鑒兄弟學校成功經驗,并針對學生學習情況和興趣發展進行調查,我校決定走校企合作模式,大力開展烹飪專業。我校在今年六月份積極和重慶志航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聯系,雙方經多次協商,確定合作方式,簽訂合作協議;烹飪專業的各個功能室建設也齊頭并進,于八月底建成烹飪教室、演示室、實操室等,烹飪專業實訓基地也在十一月份投入使用,每天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崗位10個。
在未來兩年中,我校將繼續完善烹飪專業教育,爭取讓學生扎實掌握專業技能,能夠在畢業后直接就業。
8. 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一)存在問題
1、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夠,企業深度參與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積極性不高,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運行長效機制還需不斷完善。
2、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模式等教育教學改革還需要繼續深入推進,教育教學質量還需要繼續提高。
3、師資隊伍的數量、結構、質量與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師資隊伍素質和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4、目前學校生師比嚴重失衡,教師授課任務太重,影響了上課質量。
(二)對策建議
1、加強與企業的交流與合作,提高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積極性,建立完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運行長效機制。
2、深化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模式等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實踐性教學,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
3、完善教師培養培訓長效機制,繼續強化對現有教師的培養培訓,加強公開招考專業教師,加大企業兼職教師的招聘力度,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
4、加大對實訓基地建設的投入,不斷添臵、更新實訓設備,對實訓場地進行模擬生產場景改造,不斷滿足學生實習實訓需要。